赵晓答问:关于教会治理
“赵晓私塾”SF同学问:
改革宗认为自己是初期大公教会传承者,教会治理制度和方式严格按照长老团治,并遵循会众监督制,这在西方国家普遍运行的很好。但到国内变样了,三个长老一个牧师的形式保留下来了,但公众监督却严重偏离,嘴上说得好,大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提,但实质上当有人提出长老存在的问题时,他们却放不下面子。此外,在平时的小组聚会里,他们不允许其他会众分享,基本是一个带领者在讲,他们怕没有受到正规神学训练的会众分享偏离真理而带偏其他人,因此导致大家也没机会分享,这一系列的问题,整体环境变得越发压抑。赵老师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赵晓答:
你提到的问题估计很有代表性。对此,需要从《圣经》原则、改革宗教会治理的初衷,以及实际操作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来综合考虑。
1. 改革宗教会治理的原则
改革宗教会治理强调长老制和会众的监督,这些原则是基于新约教会的实践和使徒的教导。以下是一些《圣经》相关的原则:
长老的职责:长老被设立是为了牧养、教导和监督教会(《提多书》1:5—9;《彼得前书》5:1—3)。
会众的参与:教会治理也强调会众的参与和监督(《使徒行传》6:1—6;《哥林多前书》14:26)。
2. 实际操作中的挑战
你提到的国内改革宗教会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确实需要特别关注。以下是若干反思和建议:
a.长老的谦卑和透明度
《圣经》的教导:《圣经》明确教导长老和领袖应当谦卑,服事他人,而不是高高在上。(《马太福音》20:25—28;《彼得前书》5:3)
建议:
建立反馈机制: 教会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机制,让会众能够自由表达他们的意见和关切,而不会担心被排斥或忽视。
长老的培训: 长老需要接受关于谦卑和服务的培训,认识到他们的责任是为会众服务,而不是被高举。
b. 会众的分享和参与
《圣经》的教导:新约教会鼓励所有信徒在聚会中分享和参与(《哥林多前书》14:26;《以弗所书》4:11—16)。
建议:
鼓励参与:教会可以设置特别的分享时间,鼓励会众分享他们的见证、祷告和对经文的理解。
带领者的引导:小组带领者可以通过引导和监督,确保分享的内容符合《圣经》真理,同时给予会众表达的机会。
3.改善教会治理和小组聚会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践改革宗的教会治理原则,同时适应中国国内的实际情况,看是否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a.教会治理的改革
加强会众监督: 建立一个独立的监督委员会,由非长老的会众成员组成,负责接收和处理会众的反馈和投诉。
透明度和公开性: 定期召开教会会议,向会众报告教会的财务状况和决策过程,确保透明度。
b.小组聚会的改进
多样化的分享模式: 除了由带领者讲解,可以设立专题讨论、见证分享、祷告会等多种形式,增加会众的参与感。
培训和辅导:对于有意愿分享的会众,可以提供培训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圣经》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