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性?为何求律法、求智慧、求道德都不能拯救堕落的人性
作者:赵晓
“人性”这个话题古老又常新。人性,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既向往爱与光明,却总被嫉妒和黑暗拉扯?
几千年来,人类从未停止追问:“人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这样?”哲学家在思考,宗教家在探索,道德家在试图给出答案,而科学家则忙着用实验验证。可结果却总是越讨论越迷茫。
孔子在几千年前发出“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慨,揭示了人性深处对完善“人性之道”的苦苦追求,而这种追求至今未止。那,正确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呢?
一、什么是人性?
人性,其实就是人的本质。
简单地说:“人是什么,和人为什么会这样。”
就像苹果的本性决定了它与香蕉的不同,人性决定了“我们作为人”的独特特质——既区别于动物的本能,也区别于天使的纯然圣洁。人性是既美好又复杂的存在,既有理性、情感、意志和灵性,也有自私、罪恶和软弱。
人性就像一块古老的中国铜镜:尚能反射光辉,但裂痕清晰可见。
作为人,我们既能爱,又会嫉妒;既有同情心,又会在冷漠中袖手旁观。这种矛盾常让人无奈地感叹:“为什么我明知道善,却偏偏选择恶?”
说到底,人性对人来说,本身是个未解之谜。 就像人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不借着镜子连前脸盘也看不清一样,人往往不明白自己的本质。 所以,人类几千年来试图从哲学、伦理、诗歌甚至科技中找到答案,却始终未果。
真正深入揭示人性的,是《圣经》的智慧。《圣经》启示了人性的两面:
荣耀的一面:“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创世记》1:27),拥有尊严、自由和价值,能反映创造的美好。
堕落的一面:“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3:23),正如《圣经》所言:“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利米书》17:9)。
由此,我们看到:人性就像一幅复杂的拼图——有荣耀,却破碎;有光辉,却被遮蔽。人类,当然不甘于这种破碎,于是千百年来一直在追问:“如何修复人性,走向完善?”
东西方,为此提出了三种经典思路与方法。
1. 求律法:以规则来规范人性?
犹太人的答案是:靠律法!
律法就像学校的“学则手册”,告诉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然而问题在于:知道规则≠遵守规则。
人类的问题从来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好”,而是“知道却做不到”。保罗直言不讳地揭露这一点:“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罗马书》7:18)。
律法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出人心的黑暗,却无法清洗污点。 犹太人以为,只要遵守律法就能活出圣洁,可结果却发现律法揭示了一个更残酷的真相:人性中根本有个“坏掉的发动机”。
靠律法,最多让外表看上去端正,但内心的罪性依然蠢蠢欲动。正如孔子总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可问题是,大多数人一遇到烦心事,“暴躁小人”就立刻上线,哪里还有什么“坦荡荡”?
2. 求智慧:以理性来改变人性?
希腊人的答案是:靠智慧!
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坚信,知识就是力量,真理能解决一切问题。 人有了知识,自然变好。然而问题在于:知道真理≠活出真理。
举个例子:我们知道自私不好,可为何总为自己争利?我们知道真诚可贵,可为何还要撒谎?知识能帮助我们认识问题,但无法改变人心深处的自我中心。无知的百姓犯罪,有知的博士、教授同样犯罪,而且“犯罪效率”更高——历史上的许多大罪恶,恰恰是有知识的“乌托邦主义者”制造的。
于是,希腊人也最终发现智慧的局限。苏格拉底说得很清楚:“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切开了智慧之路的终极悖论:理性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但无法超越这种局限,也无法改变人性。
3. 求道德:以修炼来升华人性?
中国人的答案是:求道德!
儒家的“内圣外王”听起来无比诱人:只要“正心诚意,修身齐家”,就能治国平天下,简直是人类自我完善的终极图景!问题是,人真的能修成“圣贤”、达到生命的“圆满”“完善”吗?
孔子坦言,他不能。他虽然“五十而知天命,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却穷极一生,仍未能克服人性的幽暗。所以,他发出“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叹,实际上是放弃了自救,转而向外苦苦寻求生命的救赎之道。
说到底,道德修炼就像用纸巾擦掉顽固污渍——看起来努力了,但根本擦不干净。
人性的问题超出了道德的能力范围。人性因为罪的掌控,就像一块本质为黑的木炭,无论怎么洗涤,都无法变白了。所以,智慧的君王所罗门在《传道书》中感叹人生:“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传道书》1:2)。
二、为何律法、智慧、道德都不能拯救人性?
问题的根源在于:人性堕落的核心问题不在外部,而在内部。不是方法不对,而是“材料”出了问题。
律法提供了规则,但人心的罪性让我们破坏规则;
智慧提供了认识,但人心的罪性让我们明知故犯;
道德提供了目标,但人心的罪性让我们修不动自己。
人类的问题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做不到”。就像有人试图拔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努力了半天还是离不开地球。
三、 福音的答案:从人性到新性
《圣经》的伟大在于,它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困境,更启示了福音的答案:唯有基督能更新“人性”,带来真正的救赎。
基督以祂的生命活出了律法的完全,代替我们背负了人性之罪的刑罚;
祂以复活的大能胜过了罪的权势,将新的生命赐给每一个信靠祂的人。
基督启动了“拯救计划的速通外挂”——祂不是让我们徒劳地拔着自己的头发试图脱离地球,而是主动垂下恩典的梯子,亲自将我们抱起;祂也不是任由我们在洪水中挣扎求生,而是伸出双手,将我们接入诺亚方舟,安全抵达新天新地。正如保罗所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哥林多后书》5:17)
这正是人类从“罪性”到“新性”的唯一出路。
人性的问题,就像试图拔着自己的头发飞上天,徒劳无功;或者在大洪水中靠自己的力量游到岸边,根本不可能。真正的救助,是基督直接把你拉上救生船,还赐给你新生命。
·基督的十字架是律法的高峰,因为祂在十字架上成全了一切律法的要求;
·基督的十字架是智慧的高峰,因为公义与慈爱在此完美相遇;
·基督的十字架更是道德的巅峰,因为“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 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7-8)
唯有基督十字架的大爱与牺牲,超越了一切人类的追求,为破碎的人性带来了真正的救赎与更新。祂不仅带领我们脱离罪恶,更为我们开启了一条永恒之路,使我们的人生焕然一新!
四、结语:人性与救赎的终极意义
人性是善恶交织的存在,既反映了上帝的荣耀,又因罪的影响而堕落。
历史上,律法、智慧和道德都试图拯救人性,但都失败了——因为问题不在方法,而在于人心深处的罪性。
唯有基督,才能更新人性,带来真正的救赎。祂以十字架的大爱释放了我们,恢复按神形象所造的荣耀,并为我们指明了一条通往永恒的道路。无论我们多么破碎,多么无助,祂的爱总是大过一切。在基督里,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每一颗心都能被更新,焕发出荣耀的光辉。
愿我们都能在基督里找到那更新人性的恩典——祂是律法无法赐予、智慧无法达成、道德无法实现的唯一答案;更是通往永恒之光的唯一道路!
祂的爱正等待我们的回应,让我们将生命交托在祂大能的手中,与祂同行,迈向更新与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