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作门徒的代价
作者:周斌
“门徒”在《新约圣经》中出现了269次,“基督徒”只出现了3次,从这数字的比例可见在神的眼里,在耶稣基督的救恩里面,每一个得救的人不仅仅是基督徒,而且是门徒。门徒和基督徒的区别在哪里呢?
信耶稣成为信徒,因信称义进入恩典的门,然后生命要改变——像耶稣,就是做基督徒。“基督徒”最早是安提阿的外邦人给信耶稣的人起的,意思是这一群人好像小耶稣基督一样,有耶稣基督的样子,所以称他们为基督徒。弟兄姊妹们,我们不仅要成为信徒,也要成为基督徒,最终还要成为门徒。“门徒”的意思不仅仅是“学生”或“学习者”,而且是“跟随者”。门徒就是一群信耶稣、像耶稣、跟从耶稣、效法耶稣生活和行为的人。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信耶稣阶段,也不能停留在像耶稣阶段,我们要信耶稣、像耶稣、跟耶稣、传耶稣。
一个不要求什么、不需要付代价的信仰,不是真信仰。
“门徒”,英文 “disciple”,它的词根源于纪律“discipline”,所以从这词根看到,门徒是一群有纪律的,愿约束自己的老我,舍己背十字架的人。跟随耶稣就需要约束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要求或需求,把一生献给主,这过程需要付代价。
信耶稣确实不需要付任何的代价,但不等于信仰是廉价的恩典。恰恰相反,我们的信仰有极其重大的代价,只是我们付不起,是耶稣基督用祂的生命、祂的鲜血,替我们付了信仰的代价。我们跟随祂,在刚入门信耶稣的时候,不需要任何门槛,不需要任何条件,只要真正地信祂,我们就成为祂的儿女。但信耶稣之后,我们还需要走一条 “十字架的道路”,这条“十字架的道路”就叫作主的门徒,跟随祂。
《路加福音》9章57至62节:他们走路的时候,有一人对耶稣说:“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又对一个人说:“跟从我来!”那人说:“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只管去传扬神国的道。”又有一人说:“主,我要跟从你,但容我先去辞别我家里的人。”耶稣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
与之相对应的经文是《马太福音》8章18至22节:耶稣见许多人围着他,就吩咐渡到那边去。有一个文士来,对他说:“夫子,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又有一个门徒对耶稣说:“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
《路加福音》9章中记载了三个要跟随主或是被主呼召的人,我们通过这三个人看如何跟从耶稣?
一、跟随主的动机
他们走路的时候,有一人对耶稣说:“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
这个人到底是谁?背景是什么?对应《马太福音》的经文,我们看到这个人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是一个文士。所谓的“文士”就是非常熟悉经文的一类人,在旧约时代,文士是抄写《圣经》,研究《圣经》的高级知分子。所以这个人对旧约《圣经》非常地熟悉,现在他主动对耶稣说:“我要跟从你。”
难得一个人要主动地跟从耶稣基督,但耶稣的回答让人感觉非常冷漠、没有爱心,好像是给这个人泼了一盆冷水。对耶稣的回答,我们该怎么来理解呢?
主耶稣是神,祂无所不知,祂知道这个人心中在想什么,我们可能看不出来这个人心中的动机和目的,但主知道他的动机不良。也许在这个人的认知里,在他的想象里,觉得耶稣马上要到耶路撒冷推翻罗马政权,获得权柄,恢复旧约大卫时代辉煌的以色列王朝。所以他现在赶紧跟随耶稣,等到罗马政府被推翻的时候,就可以捞取政治资本。耶稣为了纠正这个人的动机才这样回答。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不是抱怨自己生活的清贫,乃是告诉这个文士真实的情况。耶稣第一次来到人间不是为做王,乃是要做救赎的羔羊,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所以,耶稣这样回答不是冷血。
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曾经都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到教会,我不知道你起初来到教会的动机是什么,但从我做25年牧师的经验来看,第一次来教会的人十有八九动机不纯:到教会找朋友、找组织、找生意伙伴,看看教会有没有福利,教会能帮他做什么等等,总想从教会捞点好处,甚至把教会的厕纸顺手带回家用。
我们刚开始信主的时候动机都不太纯,但一旦信了耶稣基督,跟随了主之后,主的生命改变了我们,我们的动机一定要单纯。我们之所以要跟从主,是因为耶稣救了你和我;我们之所以跟随主,是因为救恩里面已经有了神给我们的各样赏赐和恩典。所以,我们跟从主是完全无条件的,是对救恩的回报,是对耶稣恩典应当有的回馈。
信仰的路是一条需要走的路,天国的路是一条需要努力的路,信仰需要预备一颗愿意付代价的心。信仰是收获,也意味着可能有的损失,虽然这种损失最终成为更大的恩典,但信仰从一开始就要面对考验。神学家尼布尔在他的著作《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社会》中有一段的感言:世界是不道德的,而上帝要我们成为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在不道德的社会意味着吃亏受损,这就是信仰的代价。当你选择你的信仰的时候,就意味着你要拿起什么、放弃什么。基督徒要成为信仰代价的一小群。
信仰不一定要受苦,但要有受苦的心志;信仰不是自讨苦吃,但不能没有受苦的准备。物质化的、世俗的信仰不是真信仰。真正的信仰与物质无关,与世俗没有挂钩。救恩不是免费的,相反是昂贵的,昂贵到我们没有人可以付得起。信主之后需要担当信仰的代价,这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损失,但是最终却是蒙福的种子。
亚伯拉罕曾经为信仰献上自己的独生儿子,最终上帝并没有收取他的独生儿子,反而让他成为多国之父;约瑟因为信仰不肯与哥哥苟且而被卖为奴隶,又因为他敬畏上帝,不肯和主人护卫长之妻通奸而被诬陷囚禁,但承担信仰的代价后,最终上帝让他成为埃及的宰相;但以理的朋友,为信仰不肯妥协而被抛入烈火的窑中受罚,上帝却与他们在烈火中散步,最终获释且大蒙抬举;但以理因为信仰得罪了仇敌,宁肯违背王的命令,而不肯放弃祈祷,他被扔在狮子坑中,上帝却封住了狮子的口,这信仰的代价最终让他成为国王的导师,帝国的宰相。
基督徒的信仰绝不是世俗化的拜拜,乃是生命献上的敬拜。
2004年有一部电影《耶稣受难记》拍得非常的传神,非常的感动。为什么这部属灵的电影拍得这么好呢?和主演吉姆·卡维泽(Jim.Caviezel)有非常大的关系。吉姆弟兄在接受CBN采访的时候说:我受到邀约后不久,梅尔(导演)打来电话,说我要弄清楚一点,我的演艺生涯有可能因为这个角色就结束了,好莱坞可能再也没有人找我拍电影了,他不想背负这个责任。我说,梅尔,这是我所信的。我们都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我必须背起我自己的。如果不背起我们的十字架,我们就要被它压垮。他深深地知道,也许扮演了耶稣的角色之后,在演艺界,在好莱坞的圈子里混不下去了,但他愿意背这个十字架,他不管将来有没有人找他拍电影,他都愿意来演耶稣。
在演的过程中,导演说,耶稣背的真实的十字架有140多斤,太重了,我们今天演戏,就象征性地背个轻的十字架好了。这位吉姆弟兄说不,耶稣当时背的十字架有多重,我也要照样背多重的十字架。吉姆之所以能够把这部电影拍好,是因为他完全进入到耶稣基督的角色中,愿意跟从祂、效法祂,背同样重的十字架。不管将来演艺生涯如何,他放下这一切跟随耶稣。
二、跟随主的时机
耶稣又对一个人说:“跟从我来!”那人说:“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只管去传扬神国的道。”
第一位主动找耶稣、要跟从耶稣,却被耶稣泼了一盆冷水。这一位是主耶稣主动找上他,他说“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耶稣竟然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感觉耶稣非常无情理,回去埋葬他的父亲不是应该的吗?该怎么理解这段经文呢?
基督信仰从来不是不孝敬的,摩西十诫的第五诫就是要孝敬父母,从《旧约》到《新约》整个信仰的内涵都告诉我们,基督信仰是最讲孝道的。基督信仰教导生养众多,孝敬父母,照顾好家人。《圣经》中有很多的教导,要我们爱家庭、爱父母、爱妻子、爱儿女。犹太人有些风俗与中国类似,例如,父母在不远行。所以“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可能有两方面的解释:
第一种可能,他的爸爸还活着,因为父亲在做儿子的不能远行,所以不能跟随祢走,我需要照顾父亲,等到哪天我的父亲去世了,我再跟从祢。
第二种可能,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一段时间了,按犹太人的风俗,埋葬是两次,先埋葬起来,大概过了一年之后,尸体已经变成骨架,再把骨头收拢起来,放在坛子里再埋葬。这个人可能是说我父亲已经埋葬了,但是还需要收他的骨头再埋葬,等我再埋葬了父亲之后再来跟从祢。两次埋葬的时间,大概需要间隔一年,《路加福音》中这段经文描写的时间,距离耶稣被钉十字架大概还有半年左右,这就意味着这个人如果等埋葬他的父亲,那他就失去了跟从耶稣的机会,所以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第一个死人是指没有信仰的活死人,第二个死人是真正的死人,也就是说你让家里的人去做埋葬的工作,而你来跟从我。所以耶稣的回答绝对没有教导人不孝的意思。
从这个人身上,我们明白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跟随主或做门徒要把握时机,时不我待,机不可失。人常常有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把爱主、跟随主放在次要的地位,等意识到跟随主的重要性时,可能已是人生的晚年。一生当中没有比今天下定决心跟从主的时机更好的了,今天就跟从主,不要等到明天,因为谁也不知道有没有明天,要趁着有今天的机会,好好地爱主,好好地跟随主。
再忙也要参加主日崇拜,这是跟随主、做主的门徒的基本功之一,一定要扎扎实实。因为在主日的聚会中,神特别赐下祂的祝福,是别的地方与别的时间无法取代的。不信主的人因为罪与神隔绝,信主的人常常因为忙与神隔绝。上班、孩子、休假、生意……好像都是合情合理的理由,恰恰是这些合情合理的理由使我们遭受亏损,常常缺席主日崇拜。求主帮助我们,让我们把主日崇拜放在一周中的重要地位,再忙也要参加主日崇拜。把生命中重要的事情放在重要的时间来做,那么生命中另外的6天就大大地蒙神祝福。
记得我刚信主的时候,有一次得了将近一周的病毒性重感冒,礼拜天要去聚会,但是怎么也爬不起来,我就祷告:主啊,我是何等地渴望去参加主日崇拜,但我爬不起来,我爬也要爬到聚会的地方去。当我这样在主面前祷告的时候,突然我的病就得医治,我不需要爬,我真的能站起来走到聚会的地方去了。
无论现在聚会的环境怎样,都求神帮助我们不要停止聚会,好像停止惯了的人。做主的门徒就是要付代价,首先要付时间的代价,愿意把最重要的时间献给神,把最重要时间交给主,与主建立关系,亲近祂、敬拜祂,不要让任何的拦阻影响我们跟主的关系,“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路 10:42)
跟随主不是按照我们方便的时间,那个人要等候埋葬他的父亲,现在跟随主的时间不方便。跟随主绝对是按照主的时间,而不是按照你我的时间。很多的弟兄姐妹会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拒绝起来事奉,总觉得自己不方便,自己时间没有到,孩子还小、房子没买等等。如果你不愿意付代价,没有一天是方便的;如果你愿意付代价,每一天都是方便的。
亲爱的弟兄姐妹,信仰要付代价,让我们调整心态,按照主的需要跟从祂,不管我们方便还是不方便,不管我们现在的处境如何,不管我们现在生意如何,家庭如何,生命如何,孩子如何,我们选择今天就来跟从祂。不是等孩子大了再来跟从祂,等孩子大了我们就老了,活着活着就老了。不要等到老了才来跟从主,我们要把我们的青春献给祂,把我们的今天献给祂,把我们的生命当作活祭献给祂。老了,身体走不动了,再来跟从祂,我们能跟得动吗?所以趁着我们还年轻,还走得动,还有活力,还能够被主所用,主不嫌弃我们,现在就来跟从主吧。今天也许我们灵命还不成熟,自己的好多事情没有解决,但今天就赶快跟上去,跟着主走。当我们老的时候,就不留下任何的遗憾;当我们老的时候,我们就没有任何亏欠。让我们为主而活,让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为主而活。哈利路亚!
上海有位老弟兄,叫李天恩,他2016年走完了地上的路程,安息主怀,与他一生所爱所侍奉的主在天家相聚,享年88岁。
他是中国河南家庭教会复兴的一粒种子。他从上海到了河南传福音、讲道、教导,河南的教会慢慢地复兴了起来。记得有一年,我参加一次青年聚会,他负责分享,我们都早早地到了聚会点,这位老弟兄来到我们中间,当他默默坐下,还没开口讲道的时候,我就能感受到基督的馨香,充满整个的房间。他默默地坐在那里就是一个见证,就散发出生命的馨香之气。
他曾经两次要被枪毙,但是主的保守枪毙不成功。后来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一个特使,请他去美国参加一年一度的早祷会,但他祷告以后没感动,他就给特使说,上帝不让我去,我就不去了,我只听万王之王的话,主耶稣没有感动我去,我就不能去。有一次我带着几个同工去他家拜访,我说李弟兄要不要到新西兰来?他说我祷告没有要离开中国的任何感动,所以哪里都不去。神就让他安安静静地做一粒麦子落在中华大地,这就是做门徒的榜样。
1948年,宣教士曾经邀请他去国外念神学,他祷告以后神不允许,圣灵拦阻了他,从那一次以后就没有任何感动去别的地方。他清楚地知道主就是让他留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为中华大地祷告,为中国守望,传扬福音,做生命的见证,这就是我们属灵的长辈。
我们要记住中国大地上曾经出现过的这一些默默的门徒们,中国教会之所以在那些年能复兴,与这些门徒们默默地摆上、跟随主有很大的关系。我愿意更多地分享那一代人的见证,让下一代有更好的属灵传承。长辈们怎么跟随耶稣基督,现在我们也面临这样的选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所以更需要起来做门徒。当我们起来跟随主的时候,义人的路就越走越光明。基督徒不用害怕明天的道路,明天都掌管在主的手中,跟从祂在信仰里始终有路可走。世界的路很难走得通,赶快回头、悔改,走信仰的路,走耶稣的路,走门徒的路吧!
三、跟随主的代价
又有一人说:“主,我要跟从你,但容我先去辞别我家里的人。”耶稣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
第一位被耶稣浇了冷水,对第二位,耶稣的回答好像很无情,对第三位,耶稣的回答好像很无理。他说“容我先去辞别我家里的人”,这个理由和第二位雷同。不是说回去做个辞别,而是回去照顾他的家人,这需要有一大段的时间。耶稣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早期农民犁地都是用牛,牛拉着犁耕地的时候,如果人手扶着犁向后看,地就耕不直了,而且手扶着犁向后看的时候,人的手会不自觉地把犁往下压,牛就走不动,没法耕地。所以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不适合)进神的国,因为这个样子太不像样了。
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现在基督徒的样子像样吗?我们现在走天路的样子像样吗?求神帮助我们每个基督徒走天路的样子像样,配进神的国,不要手扶着犁往后看。手扶着犁往后看不太像样,两边都要捞,又想进神的国,又想捞世界的好处,又想将来死了做拉撒路,活着做财主。人出了埃及,老是留恋埃及的东西,就是放不下地上这些东西。罗得的妻子往后看,掉队了,变成盐柱了。
真正的信仰在乎的是未来,不在乎过去。在信仰里要有属天的眼光,甘心放下一切的东西,为了得到天上的荣耀。“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7)我们今天跟从主,付出代价的时候,可能有苦楚,但比起将来的荣耀都不算什么。
我们不要拿着金饭碗,还在要饭。求神赐我们独特的眼光,看到未来的荣耀,看到未来的冠冕。未来有公义的冠冕为你我存留,也为所有爱慕祂显现的人存留。让我们透过《圣经》的启示,看穿今天,看万事如粪土。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意思就是属灵的人看万事如粪土。如果属灵的人不能看万事如粪土,就不能说已经看透了万事。外邦人说要看破红尘,基督徒在基督的荣耀里面真正地看破红尘(红尘就是粪土而已),丰丰富富地进入神的国,而不是哀哭切齿地进入神的国。
《哥林多前书》3章说,我们进天堂,得救是得救了,但是却亏欠了神的荣耀,好像没有得着当得着的。就如罗得进到神的国,是何等凄凄惨惨啊。本来罗得能像亚伯拉罕一样丰丰富富、荣荣耀耀地进入神的国,但因为他贪图世界,贪图地上的享受,帐篷渐渐地挪到了所多玛,最终和所多玛同流合污,何等的可惜啊!今天我们做主的门徒就是把所多玛放下,把钱财放下,把地上的东西都放下。一个做门徒的人在地上无所求,在地上无所图,无欲则刚,才能真正地、义无反顾地来跟随祂做祂的门徒。
不要让家庭的责任成为跟随主的拦阻。跟随耶稣不是不要担当家庭的责任,而是要记得神在家庭之上,在所有的次序中,第一是上帝,第二是家庭,第三是职场,第四才是那些娱乐享受的东西,所以不要把次序搞颠倒了。如果基督徒把这个次序颠倒了,把第二位、第三位或第四位放在第一位上,这些就渐渐地变成了我们的偶像,拦阻了我们跟随主的脚步。孝敬父母,尽家庭的责任是理所当然的,也是主的教导,但切记不要让家庭的责任成为跟随主的拦阻,爱耶稣超过爱家庭,爱耶稣超过爱父母,爱耶稣超过爱妻子、儿女、田地、家产。耶稣的教导清清楚楚,没有任何含糊。
很感恩,在1901年到1902年神给中国教会生下几个非常属灵的宝宝:宋尚节、倪柝声等等。宋尚节(1901年9月29日-1944年8月18日)),福建莆田人,是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教会复兴中具有影响力的一个奋兴布道家。20世纪20年代,他留学美国,获得化学博士,立志侍奉神,在回国的路途中把奖章和荣誉证书扔进太平洋,放弃前途似锦的专业和优裕的生活,走上了救人灵魂的艰辛清贫但蒙神祝福的道路。他放下世俗的东西,单单跟随主,成为引导中国教会复兴的伟大的属灵勇士。宋尚节博士是中国教会一代属灵伟人,为教会带来了极大的复兴,影响之大无可估计。中国有几十万人因为听了他的布道而信耶稣。那个时候布道还没有网络,完全是一个城市一个城市,一个教会一个教会地布道,他曾经叫死人复活。在后来的追思礼拜上王明道弟兄说:“我们的宋弟兄,如蜡烛两头烧,完全把自己献上当作活祭,燃烧得太快了。”他年纪轻轻就生了病,43岁就离开了世界,他太累了,神让他安息主怀。为主把自己完全燃烧,短短十几年的侍奉生涯,给中国教会带来极大的复兴。你愿意成为中国当代的宋尚节吗?中国大地需要兴起一代又一代的宋尚节。
《圣经》说求神兴起以利亚来,以利亚的神在哪里呢?以利亚的神没有改变,以利亚的神也是我们所信的神。但神的以利亚在哪里?宋尚节在哪里?王明道在哪里?倪柝声在哪里?就在当今的弟兄姐妹中间。如果没有付代价的信仰,只是随随便便的信仰,得恩典的信仰,求饼得饱的信仰,我们不可能成为宋尚节。宋尚节如果没有把荣誉证书丢到太平洋里,看万事如粪土,他不可能完全被神所用。
求神帮助我们!中国需要转化,中国的基督徒首先要成为主的门徒,如果我们不愿成为主的门徒,我们不是来转化社会,而是已经完全与社会同流合污了。一个与社会同流合污的人,怎么来转化社会?所以,我们先要立定心志跟随祂。
一代门徒约翰·罗伯特·沃姆斯利·斯托得(John R. W. Stott),他是西方基督徒中一位重量级牧师和神学家,20世纪福音派中最重要的领袖,备受推崇的神的仆人。他是1972年第一届洛桑世界宣教大会《洛桑公约》的起草人, 2011年离开了世界。他著作等身,离开世界前写的最后一本书《世界在等待的门徒》,叮咛当代基督徒要做主的门徒。他已经感觉到教会的方向不太对,教会里的门徒越来越少了,糊里糊涂的基督徒越来越多,求神帮助我们。
比我们年长的上一辈基督徒都愿意做主的门徒,现在大部分已经被主接走。在那个受苦的年代,他们甘愿放弃自己的自由,走十字架的道路。今天,我们是否愿意传承属灵长辈们意愿,跟随主,做祂的门徒呢?世界正在等待你我成为祂的门徒,一同跟随祂。如果世界有12个门徒,地球都要抖三抖;如果中国有12个门徒,魔鬼也要害怕。亲爱的弟兄姐妹,既然选择了正确的信仰,无论如何都要坚持走信仰的道路,一生跟随祂,做祂的门徒,你愿意吗?愿主的话来感动我们,愿主的灵来引导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