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原创

晓论天下:从送外卖看为什么中国人勤劳却不富裕?

首页 /

晓论天下:从送外卖看为什么中国人勤劳却不富裕?

作者:赵晓

近日,临沂大学文学院邢斌教授以自己一个月的亲身经历写成《2022年冬,我在临沂城送外卖》一文,引起热议。大家在问为什么:为什么中国的工作如此卷?为什么中国人依然过得如此艰辛?为什么中国人的命运还是如此悲苦?……

邢斌教授一个月,送了2000多单外卖,接触了几百个商家,敲响了2000多个房门。平均下来每天骑摩托210公里、步行32000步、爬110层楼。这一个月综合算下来,每小时收入10元是常态,每小时收入20元是极限。一个月大约能挣个3000-4000块钱!

在外卖人看来,送外卖挣钱最苦,送外卖比老家种地更苦,只是种地根本不来钱;也比干建筑活苦,只是干建筑活不保准能拿到钱,半年有活,半年没活,干到年底工头还跑了。另外,送外卖苦,但不是唯一辛苦的行业,快递中心搞分拣也苦,搬家搬货也苦,扛地板砖上楼也苦……

邢教授比较了国外快递业的情况。日本送一单起价是32元(人民币),北美送一单起价是6美元。

高级知识分子的薪水,目前日本是国内的2-3倍,北美也是国内的2-3倍。但底层劳动者的收入,目前日本是国内的8-12倍,北美是国内的10-15倍。

这些数据和最近披露的中国人的税前收入不到美国人的1/10的数据具有一致性。

邢教授还猜想,这一切是有人精心设计好的。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外卖公司的设计变得更精密、更准确,“恰好”能获取适量的劳动者,“恰好”能让骑手们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不能让他们积累到可以休养生息、以钱养钱的些微资本,而让他们像驴一样,被牢牢拴在这台磨上。

邢教授感慨:这不就是齐格蒙特-鲍曼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里写的那样吗?“新的工厂系统需要的只是人的一部分,是身处复杂机器之中,如同没有灵魂的小齿轮一样工作的那部分。而人身上那些无用的部分,比如兴趣和雄心,还有天性中对自由的渴望,不仅与生产力无关,还会干扰生产需要的那些有用的部分。”这是关于后现代状况的分析,令人揪心。而中国外卖人遭遇的,是加强版,更令人揪心。

邢教授亲历这一切,并用后现代来形容,但我想到的却是恩格斯所描述的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详细分析了当时英国工人阶级的困境:

——英国工人阶级通常每天工作12到16个小时,有时甚至更长。他称之为“长工时制度”,这使工人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于休息、娱乐和家庭。

——工人们辛苦,工资却很低,平均工资每周10至15先令左右。考虑通胀和汇率,折算到今天大致相当于几百到一千元人民币。恩格斯提到了“劳动理论价格”概念,即工资通常只足以维持工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而无法实现真正的生活改善。

——恩格斯也描述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他们生活在狭小、不卫生的住房中,卫生条件恶劣。

恩格斯认为,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剥夺了工人的劳动价值,从而使工人的回报远远低于他们的实际努力,这导致了社会的阶级分化和不平等。

2022年中国外卖餐饮行业市场规模近万亿(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9417.4亿元),占全国餐饮业收入的比重超过1/5,外卖人数超过1000万,还使用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本应让我们看到这个行业的幸福程度,但邢教授所描述的这个行业的真实状况,却让人不能不联想到恩格斯笔下19世纪英国的情形。

3000-4000的月工资在中国还不能算是低的!在2020年两会的例行答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公开披露:中国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而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很显然,这6亿低收入者构成了外卖人的劳动力池子,让他们以送外卖而糊口!而当前中国青年的失业率超过20%,甚至令一批高学历的年轻人也被卷入到外卖行业——号称“孔乙己内卷骆驼祥子”!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苦,勤劳却不富裕呢?我的朋友陈志武教授对此从经济体制、资源分配、劳动力市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1.资源分配不均衡:中国的资源分配存在不均衡现象。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垄断资源,而个人和农村居民的经济地位较低。虽然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逐渐发展,但资源分配(如市场准入、金融资源等)仍受到制度和体制的影响,导致富人越来越富,穷人难以获得公平机会。

2.劳动力市场扭曲: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扭曲现象,劳动者难以享受到与努力相称的回报。一方面,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户籍制度差异,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受到限制,而城市户籍人口则更容易获得更好的工作和社会福利。另一方面,劳动者在企业内部的权益保护也不充分,导致工资水平难以反映他们的真实付出。

3.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中国的产业结构偏向低附加值制造业,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发展较为滞后。这导致劳动者的技能需求不高,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同时,技术创新不足也限制了经济增长和收入提升。

4.社会保障不足: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不完善。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差异,很多家庭需要承担高额的医疗和教育支出,这对低收入家庭构成了负担,难以实现富裕。

正是上述这些因素导致“中国人勤劳却不富裕”。而我想补充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中国目前市场不市场,计划不计划,正处于经济学所讲的“权贵经济”的状态,既容易设租又容易变现,因此更加造成了两极分化的格局,有权的人将权变成了钱,而底层无权的人被变成了“人矿”。

改开以来,中国经济以GDP衡量,增长很快,但若以阿马蒂亚·森所讲的“以自由看待发展”而论,则有明显欠缺。这又是国内学者相对忽略的地方。

“以自由看待发展”的理念意味着将人们的自由、政治权利和个人尊严视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强调人们的社会平等和权益保障。遗憾的是,中国的改革是跛足的:经济改革单兵突进,政治改革遥遥在后,公民社会及个体的政治参与和公共表达严重受限,因此不可能纠正不公平的体制以及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虽然中国在减贫和改善基础设施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市场机会均等等方面仍存在严重问题。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人们的基本权益仍未得到足够的保障。

邢教授深入第一线,揭开冰山之一角,再次让我们看到“民生之多艰”,所谓“厉害了我的国”只是幻象而已。同时,这一鲜活的案例也再次启示我们:

经济增长仅仅只是发展的一个方面,人们的自由、尊严和权益同样重要;如果只有表层的经济改革,将无法成就完善的经济体制,建构“包容性发展”以及具有高幸福程度的社会!中国,需要建立更加公平、开放和竞争性的市场体系,才能实现更好的资源分配与收入分配,让同一片天空下的中国人共享经济繁荣。

Date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