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答问:自由平等博爱跟基督教有关吗?
同学问:
您好,赵老师,咨询一个问题,“自由、平等、博爱”最早出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想问的是:跟基督教有关吗?
赵晓答:
呵呵,不仅有关,而且太有关了。这么说吧,没有基督教,绝不会有“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和口号。你不会在非基督教的中国听到,不会在日本听到,不会在伊斯兰世界听到,也不会在非洲听到。这,是肯定的。
让我们来看自由、平等、博爱与基督教的关系。
一、 历史背景和理念来源
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自由、平等、博爱作为法国大革命的口号,首次正式出现在1789年的《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中。这个宣言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提倡个人权利和社会正义。
启蒙运动与基督教文化: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伏尔泰、卢梭和孟德斯鸠等,虽然有些批评传统教会,但他们大多生活在基督教文化的熏陶下,并且绝大多数人信仰上帝(当时尚没有无神论者),并深受基督教伦理的影响。例如,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就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和道德观。
二. 基督教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影响
1、自由
基督教教义中,自由具有深远的意义。圣经教导我们,真正的自由是通过基督得到的,这种自由包括从罪恶和死亡中的释放:
《加拉太书》5章1节:“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
《约翰福音》8章36节:“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
2、平等
基督教强调每个人在上帝面前的平等,因为每个人都是按照神的形象创造的,具有同样的尊严和价值:
《加拉太书》3章28节:“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
《创世记》1章27节:“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3、博爱
博爱,或爱邻舍,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之一。耶稣教导我们要爱神和爱人如己:
《马太福音》22章37-39节:“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
《约翰福音》13章34-35节:“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三. 基督教历史对自由和平等的推动
1、教权对王权的制衡
在中世纪,教会对世俗权力的制衡为现代宪政提供了早期的模板。教会和国家的权力斗争,尤其是教会对国王的约束,展示了权力需要制衡的理念。
2、大宪章
1215年,英国签署的《自由大宪章》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强调了法治和个人权利。这一文件部分受到教会的支持,标志着早期对专制权力的限制。
3、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由新教徒主导,旨在争取政治和宗教自由。1776年的《独立宣言》不仅是对不公正统治的反抗,也体现了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强调。这场战争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激发了法国的革命思想。
结论就是,“自由、平等、博爱”作为法国大革命的口号,尽管是在启蒙运动的背景下提出的,但这些理念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启蒙思想家们在基督教伦理和思想的熏陶下,发展出这些普世价值。而基督教世界在中世纪和近代史上通过教权对王权的制衡、大宪章的签署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早已开始了对自由和平等的推动。因此,自由、平等、博爱不仅仅是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产物,更是基督教文明的重要表现和总结。最终,基督教精神在推动现代世界的进步与文明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自由就是為所慾為,放蕩不羈,此實在是恶者之理想。其實freedom應該譯作自律,一个錯誤的翻譯遺害百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