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观天下

晓观天下:从“房住不炒”看非自由市场经济理论

首页 /

晓观天下:从“房住不炒”看非自由市场经济理论

不可能成功!

德国之声近期对中国经济思想进行评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择其精华,以供参考。

“房住不炒”,即房子不是用来炒卖的,这话似乎没有错。但问题是,由此出来的三条红线的政策,直接将中国房地产送入危险之境。

现实是,对一个70%的家庭已经有自己的房产,人均住宅面积已到达40平方米的国家来说,中国的房地产显然是供远大于需。

而更关键的是,房地产的灾难来自于地方政府不负责任的土地财政。2021年,中国地方政府出售土地使用权的收入占到总财政收入的40%。正是地方政府把认为高价的土地作为抵押品,过度举债,才造成2022年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已达近90万亿(这是不少西方国家智库的估算。中方的估测的地方政府的债务是35万亿元,远少于西方的估测)。

由于住房资产约占中国家庭财富的70%,同时房地产占GDP的14%(2022年数字)——暂且不计算由此而产生的产业链的效应。一旦这个产业不景气,那中国人的财富,特别是所谓的中产阶级的财富,一下子就缩水不小。

而不少以前靠房产泡沫支持财政的地方政府,已经陷入危机,一些地区连教师、公交、市政甚至公安的工资都发不出。目前,中国官方把14个省划入陷入财政危机的地区,比例几近一半。

另外,中国制度性的设计偏差还存在于对民企的歧视,偏好国企,这在过去这些年尤为突出。然而,民企却是对GDP、就业、出口贡献最大的。按照一般估测,中国只有保证6%的GDP增长,才能保证现有的劳动力就业,这其中善待民企是最大的前提。但因为深信国企是“社会主义的支柱”,所以官方对国企从财政和金融方面投入特别大。

由于歧视民企(包括对教育行业的打击),使得中国的失业率大大上升,毕业生就业率大幅下跌,百姓的可支配的收入明显减少。

而这一切又打击了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

其结果就是,民众对政府的经济政策缺乏信心。

非现代的、非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注定不可能成功,而其内在的矛盾性、前后不一致性越来越显露。例如,尽管强调“共同富裕”,官方却一再否定了“给居民发钱刺激消费”的做法。而事实上,如果中国政府从中央和地方层面将GDP的1-1.5%转移给家庭,中国经济就能有很可观的增长。

“定时炸弹”何时爆炸?

美国总统拜登最近称中国经济已成“定时炸弹”,意思是指它将随时随地要爆炸。如果是这样,那将对整个世界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毕竟要占全球经济增长的30%左右。

中国最近计划允许地方政府发行1.5兆元人民币的专项融资债券,目的就是帮助12个地区偿还债务。是否管用,尚待观察。

地方政府虽然资金匮乏,但资产丰富。2021年,非金融类国有企业净资产达到76.6万亿元。如果稍微改变一下国进民退的思维,把一部分国有资产分放给民间,就多少能解决一些消费不足、民企虚弱的问题。

另外,中国这几年来的工业界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如电动汽车,新能源技术,人工智能和数码化,生物医药,都可圈可点。

尽管按照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的说法,中国现在面临“40多年未有之恶劣形势”,但延缓炸弹爆炸的手段还有一些,就看能不能用好。然而,按现有非市场经济模式,很难再来个大翻身和大反弹,经济下滑将是今后必然的趋势。

赵晓评论:有一种东西叫常识,违背常识就是笑话。还有一种东西叫规律,违背市场规律,还能成功,那叫神话!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