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观天下

晓观天下:他们不让批评的逻辑何等疯狂

首页 /

晓观天下:他们不让批评的逻辑何等疯狂

20240923

近年来,批评中国政府或社会现象的人,无论身处国内还是国外,都面临着截然不同却又极其相似的疯狂的逻辑。国内批评者被斥责为“不爱国”“滚出中国”,而身处海外的批评者则被标签为“境外势力”“收了钱”。这种逻辑背后的疯狂,反映了当下某些群体对批评的高度敏感以及对现代公民社会和文明意识的抗拒。

1. 国内批评?“滚出中国!”

在国内,批评政府或现行政策往往被视为不忠、不爱国。对于敢于表达异见的公民,常常会收到“看不惯就走人”的回复。这种态度源自中国传统大家长制下的极其可笑的文化观念,将国家等同于一个“家庭”,领导者被视为“家长”,批评者则被当作“不孝子孙”或“忤逆之徒”。

在这种思维框架中,批评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道德污点。人们被教导要无条件地支持家长,接受领导,而不是质疑和反对。批评行为被解读为对家庭的不忠,最终演变为对国家的背叛。

2. 国外批评?“境外势力!”

而当批评者选择在国外表达观点时,批评便被归类为“境外势力”操纵的产物。这种逻辑通过地理位置和国籍来剥夺批评者的发言权,认为一旦离开国境,便自动失去了对祖国事务发表评论的资格。

这一思维不仅体现出对外界的强烈防备心理,也展现了某些群体对于外部世界的敌对态度。在他们看来,国外的环境是不可信任的,所有来自境外的批评都带有敌意或利益驱动。批评者的身份和动机受到质疑,而不是批评内容本身。

3. 双重标准与人性的矛盾

这些群体对批评的双重标准显而易见。当海外华人赞扬祖国时,他们受到欢迎,甚至成为民族自豪感的象征;但当同样的人批评时,却被视为叛徒、间谍。这样的逻辑不仅忽视了批评的实际内容,还试图通过情感、身份认同以及道德绑架来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

更为矛盾的是,这种思维甚至影响到了基本的人性。一些人会根据国籍来决定是否对海外华人表达同情。入了外籍的华人似乎不再“配得上”同情,而只要留有中国国籍,他们的生命才值得被哀悼。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与人性背离,正是思维僵化、缺乏公民意识的表现,也是“仇恨教育”的一种表现。

4. 国家观念的混淆

这种不让批评的逻辑根源之一在于混淆了文化意义上的国家与政治意义上的国家。许多人将国家看作一个“家庭”,而忽视了现代国家本质上是一个由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契约构成的行政机构。公民通过纳税供养政府,政府则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履行其职责。

但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国家”变成了一个情感化、拟人化的存在,仿佛国家是一个“母亲”或“家长”甚至是上帝,从而沦为“偶像崇拜”,不能被指责。这种误解使得批评变得像是对“家人”的冒犯,导致舆论中对批评的排斥和反感。

5. 从公民社会的角度看批评

实际上,在真正的公民社会中,每个人的人权与自由高于抽象的国家,而批评政府、监督权力更是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国家并非“家庭”,政府更是公民的服务者,而不是“家长”,接受公民的监督和批评是其应尽的义务。在大多数民主国家,公民的批评不仅是合法的,更是维护社会公正、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

现代文明国家的例子普遍说明,公民可以同时热爱自己的文化与国家,同时批评政府或领导人的政策。身份、国籍、地理位置更不应成为批评的障碍,因为批评本质上是对权力的制约,而非对国家的背叛,是真正对国家负责任、爱国的表现。

6. 结语

对于批评的排斥,反映出某些群体对于现代公民意识的抗拒。他们不愿意承认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契约关系,试图通过情感操控与身份认同来打压异见。然而,现代社会的进步恰恰依赖于批评与监督。只有当公民能够自由表达观点、批评政府时,国家才能真正走向成熟与进步,政府也才称得上是现代文明政府。

Date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

暂无内容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